高湿天气导致雾霾已成共识 干法脱硫脱硝时代序幕拉开

发布日期:2018.03.01

2018年2月底,春节刚刚过去,关于2017年冬季以来北方蓝天增多,是“天帮忙”还是“人努力”的讨论言犹在耳,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气重污染过程,重新沉甸甸地笼罩在很多人的心头。

截止到2月27日,已有30个城市启动预警响应,2+26个城市中15个城市发布橙色预警。

本次雾霾来袭,让大家清醒地认识到,雾霾尚没有“成为记忆”。“久病成医”的老百姓,从中也能发现一些不一样的地方。在科技日报的报道《专家表示:本次京津冀“雾霾天”,首要污染物污染源已“大不同”》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郝吉明表示,本次污染属典型的高湿型污染过程。25日夜间开始,静稳天气从河北南部发展,26日午后进一步向北扩展。区域总体相对湿度较高,特别是北京、唐山、廊坊和天津等城市在27日8时相对湿度均达80%以上,有利于颗粒物二次组分的生成。

至此,一个问题浮现出来——湿度对于雾霾形成的关系。

多年以来,有很多专家学者及科研机构相继表示高湿度对于雾霾形成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会导致大量二次颗粒物的生成,与郝吉明院士阐述的本次雾霾成因不谋而合,并由此推导出,应采用干法技术取代会大幅提升烟气湿度的湿法脱硫技术。

如早在2013年,国惠集团创始人于宁瑞教授多次在《燕赵都市报》等媒体上发文振臂高呼,呼吁专家、学者重视湿法脱硫对空气的二次污染问题,详细地论述了湿法脱硫会导致烟气温度下降、湿度增加,致使空气中二次颗粒物爆发式增长,从而产生严重雾霾。

又如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总裁何平博士认为,湿法脱硫的石灰石雾滴中含有大量水份,导致脱硫后排放的烟气中湿度增加,成为湿烟气(湿度是普通空气的10倍);

清华大学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王珲等发现脱硫后细颗粒比例增大,而且细颗粒上硫和钙元素含量增大,这与目前湿法脱硫后,电厂附近普遍有石膏雨现象是一致的;

华电电科院李壮等人在2015年做的湿法脱硫对660MW煤粉炉PM2.5排放影响的实验研究显示,排往大气中的PM2.5粒子数,是锅炉出口未经除尘设备时的2.094倍,是除尘设备出口的458.28倍。经过脱硫工艺后,PM2.5的粒子数在0.07微米出现峰值。

…………

与此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开始做出反应。2017年6月,上海环保局印发《上海市燃煤电厂石膏雨和有色烟羽测试技术要求(试行)》,要求消除石膏雨及白色烟羽,控制排烟温度;2017年8月底,浙江省《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中,要求位于城市主城区及环境空气敏感区的燃煤发电锅炉应采取烟温控制及其他有效措施消除石膏雨、有色烟羽等现象;2018年2月,天津印发《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火电厂燃煤发电锅炉应采取相应技术降低烟气排放温度和含湿量,通过收集烟气中过饱和水蒸汽中水分的方式,减少污染物排放,并对烟温和含湿量提出了具体要求。

常言道:“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作为多年从事烟气治理事业的高科技环保公司,国惠集团采用独自研发的AO干法脱硫脱硝协同技术,已经在河北、山东、河南、上海等地成功建设并投运了多个区域环境治理项目,具备无需消耗水、系统能耗低、烟气湿度低、烟温下降少、无废水废渣产生等优势,克服了湿法脱硫长久以来的顽疾,成功消除了石膏雨与有色烟羽现象,获得广泛好评,使千万民众受益。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国惠集团将继续积极拓展AO干法脱硫脱硝协同技术的应用范围,守护蓝天白云,“让雾霾早日成为中国人的记忆”!